朗读者 The Reader (2008)
导演: 史蒂芬·戴德利
编剧: 戴维·黑尔 / 本哈德·施林克
主演: 凯特·温丝莱特 / 大卫·克劳斯 / 拉尔夫·费因斯 / 詹妮特·海因 / 苏珊娜·洛塔尔 / Alissa Wilms / 弗罗里安·巴西奥罗麦 / 弗里德里克·贝希特 / 马蒂亚斯·哈比希 / Frieder Venus / Marie-Anne Fliegel / Hendrik Arnst / Rainer Sellien / 托尔斯滕·米凯利斯 / Moritz Grove
类型: 剧情 /
爱情
制片国家/地区: 美国 / 德国
语言: 英语 / 德语 / 希腊语 / 拉丁语
上映日期: 2008-12-10(纽约首映) /
2009-01-30(美国) /
2009-02-26(德国)
片长: 124 分钟
又名: 为爱朗读(台) / 读爱(港) / 生死朗读
IMDb链接: tt0976051
豆瓣评分
引用 8.6 374938人评价 5星 41.2%
4星 46.4%
3星 11.7%
2星 0.6%
1星 0.1%
好于
96% 爱情片
好于
92% 剧情片
朗读者的剧情简介 · · · · · ·
15岁的少年米夏·伯格(大卫·克劳斯 David Kross 饰)偶遇36岁的中年神秘女列车售票员汉娜(凯特·温丝莱特 Kate Winslet 饰),后来两个发展出一段秘密的情人关系。汉娜最喜欢躺在米夏怀里听米夏为他读书,她总是沉浸在那朗朗的读书声中。年轻的米夏沉溺于这种关系不能自拔的同时,却发现他自己根本不了解汉娜。忽然有一天,这个神秘女人不告而别,米夏在短暂的迷惑和悲伤之后,开始了新的生活。
二战虽然结束了,但德国对于纳粹战犯的审判还在继续。成为法律学校的实习生的米夏,在一次旁听对纳粹战犯的审判过程中,竟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。虽然已经事隔8年,但米夏还是一眼便认出那就是消失8年的汉娜。而这一次,她坐上了纳粹战犯审判法庭的被告席,这个神秘女人的往事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逐渐清晰。然而,米夏却发现了一个汉娜宁愿搭上性命也要隐藏秘密。
汉娜最终被判终身监禁,而此时米夏(拉尔夫·费因斯 Ralph Fiennes 饰)与汉娜的故事还在继续……
在2009年初的第81届奥斯卡上,该片共获包括最佳女主角在内的5项提名,最终温丝莱特凭借该片折冠当年奥斯卡影后。 ©豆瓣
朗读者的演职员 · · · · · · ( 全部 42 )
朗读者的视频和图片 · · · · · · ( 预告片1 | 视频评论1 · 添加 | 图片928 · 添加 )
朗读者的获奖情况 · · · · · · ( 全部 )
最佳影片(提名)
电影类 最佳剧情片(提名)
最佳影片(提名)
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· · · · · ·
朗读者的短评 · · · · · · ( 全部 60147 条 )
1351 有用 眠去 看过 2009-01-20
“只有一件事可以让灵魂完整,那就是爱!”男孩流着泪的脸经过隧道的阴影,变成了男人,但对她的爱从未消逝,从十五岁开始,一直到她死。甚至他死。
682 有用 苏更生 看过 2009-03-18
上、下部跳tone太厉害。影片末尾真是累赘至极。 有一个镜头很美,汉娜离开后,麦克在湖边,他脱了衣服,把脚放到湖中,幽幽的湖水裹住他苍白的脚。这个镜头很独特。(为什么独特我说不上来,我只能感觉到。应该要把抽象的感觉化为理论的东西,我仔细想想。) 还有,汉娜到底有没有罪?虽然良知薄弱,但片中教授说到,主导我们生活的是法律,法律要的是证据。 道德虽广,但毕竟抽象;法律狭隘,但约束力强。 在... 上、下部跳tone太厉害。影片末尾真是累赘至极。 有一个镜头很美,汉娜离开后,麦克在湖边,他脱了衣服,把脚放到湖中,幽幽的湖水裹住他苍白的脚。这个镜头很独特。(为什么独特我说不上来,我只能感觉到。应该要把抽象的感觉化为理论的东西,我仔细想想。) 还有,汉娜到底有没有罪?虽然良知薄弱,但片中教授说到,主导我们生活的是法律,法律要的是证据。 道德虽广,但毕竟抽象;法律狭隘,但约束力强。 在当时法律来看(纳粹时期),汉娜没罪,她遵守规定,以看守犯人为责任,但是泯灭良知。 (展开)
199 有用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看过 2014-11-21
在他渐老的心里永远住着那个15岁的朗读少年,如果生命可以定格在那个夏天该有多好。之前的任它错过,之后的不重要了。文学部分略单薄...
155 有用 Miss Lucky 看过 2009-02-08
还好她选择了自杀……
153 有用 不良生 看过 2012-05-30
我们最终原谅那个少年,因为知道那也是我们人性同样存在的软弱。
> 更多短评 60147条 为什么被折叠?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,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。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,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。如果认为有问题,可以 联系豆瓣电影。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
朗读者的话题 · · · · · · ( 全部 条 )



朗读者的影评 · · · · · · ( 全部 3203 条 )

羞耻与谎言
如果十五岁的你热恋上中年独居女邻居,与她的恋情即便在你们分手后还深深影响着你。然而八年后情伤未愈的你突然发现她竟是一名刽子手,而你的证词能使她免遭终生监禁,你,该怎样做? 这是The Reader呈现给我们的难题。 对Holocaust的控诉、描述和反思,电影中我们已经拥有了... ( 展开)


读完原著之后的一些碎念
看过电影之后,读了[朗读者]原著小说(选择的是姚仲珍的译本)。Stephen Daldry的这部电影,让我在目及狱中朗读的段落时难以抑制落泪。而小说,尽管开读时并不满意其译文,但是第一人称的角度让我目睹了人物内心所有的挣扎、羞耻、麻木和愧歉。之前看完电影之后的感叹与不解,... ( 展开)


十六岁那年的夏天
虽然标题这么写了,但如果这仅仅是一出十六岁夏天的故事,那么Oscar的挑剔的评审们也不会把它列入最佳影片的角逐名单。 当初我在一所美国大学学习日本历史的时候,一个韩国助教这样问我们,亚洲战场的元凶到底是谁:是天皇还是政府,是国民还是军队,亦或是,如日本右翼认为的... ( 展开)


不远离,不原谅,不遗忘
不远离,不原谅,不遗忘 深夜又看了一遍《朗读者》,内心惶惶。很想写点什么,但是已经很久没写字了,有点怕。我没有揣好答案就提笔了。因为我想,有时,写下来,也是一种提问。 从什么地方说起呢?从我没有想象过,一个文盲女人是什么样子开始吧。当她出现在电影里,成为一... ( 展开)


这是一场华丽而巧妙的暗杀
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
在我们年少时,是否心中都曾有过这样一个人。 如果是他,那么必然风度翩翩博学多才,或者是优雅英俊关心体贴。他也许是一个叔叔,也许是一个哥哥,但他一定年长于你。 如果是她,那么必然温柔美丽善良可爱,或者是细腻动人冰雪聪明。她也许是一个阿姨,也许是一个姐姐,... ( 展开)


朔方的雪
魯迅在《雪》中写到:“朔方的雪……,却永远如粉,如沙,他们绝不粘连……在晴天之下,旋风乎来,便蓬勃的奋飞,在日光中熠熠地生光,如包藏火焰的大雾,旋转而且升腾,弥漫太空,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。”结尾,鲁迅总结这样凄清苍茫的景色时说,“那是孤独的雪,是死掉... ( 展开)


《生死朗读》:现代性与大屠杀
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
打动我的不仅仅是凯特·温丝莱特的裸体,更多的是那位风烛残年的汉娜·施密茨悬梁自尽的身影——这位泰坦尼克号上的老肉丝曾经在成就了一段世纪浪漫之后把她的“海洋之心”还给了大海,而这一次,老肉丝缓慢、滞重、无依无靠,她把生命还给了世界,而导演甚至不忍心让我们看到... ( 展开)


罪与罚
大约是1999年的夏天,我那时正在北京一所法学院做大二学生。一天晚上,学校4号阶梯教室有一个日本青年学者来做讲座,讲的课题是战后日本司法改革。演讲完毕后,照例是讨论时间。不知道怎么的就扯到了日本参拜靖国神社,否认战争罪行,不肯谢罪的问题上了。一时间学生群情激奋,... ( 展开)


杀人犯在我们当中
《朗读者》作为爱情片,很赚人眼泪,可惜导演对人性和纳粹历史的反省,却做了大量的减法。 比如: 二战结束后的15年中,西德对纳粹历史的态度以沉默与回避为主。因为纳粹政权有关的人数太多,从军人数1500万……光妇女就有230多万是法西斯团体成员,6千多名女青年是集中营的... ( 展开)


回来不是为了留下,而是为了重新出发
先列一下原著和电影的几点不同。 关于结局,原著里伯格选择了把他和汉娜的故事写下来,初衷是为了摆脱这段记忆,但后来却发现文字却把快要从记忆里消失的故事客观化完整化,而当事人似乎也在这样的宣泄方式下得到了一定的心灵慰藉。电影里,身为人父的伯格带着已长大的女儿重返... ( 展开)

讨论区 · · · · · ·
能分享一下资源吗 完整版 | 来自underthemoon | 5 回应 | 2020-08-09 |
求汉娜与幸存女的关系?? | 来自普雷 | 1 回应 | 2020-08-08 |
说什么此情永不渝,说什么我爱你 | 来自Other | 7 回应 | 2020-08-08 |
其实没必要露点那么多次吧 | 来自[已注销] | 48 回应 | 2020-08-08 |
请问下大家在哪看的??? | 来自小小鱼 | 13 回应 | 2020-08-08 |
关于《朗读者》的问题 · · · · · · ( 全部46个 )
> 全部46个问题